2019年科技先锋奖

2019年科技先锋奖获奖名单



1611217065817278.jpg1611217065247260.jpg

获奖单位、个人介绍


科技进步奖

PERC单面/双面电池(管式PECVD)量产技术

5_XjrVM2UdtQ0ibkQY5cfE241J85Lkkg.png

6_PUFBrFZYeC5c8ibczh9nRoujF6LO4w.png


完成单位: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林纲正,赖俊文,方结彬,杨苏平,李娟,夏利鹏,殷文杰,何乃林,曾超,黄石明,何达能,陈刚

项目简介:本项目于2017年成功实现全球首家高效管式PERC电池的大规模量产,成为行业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的领导者。项目首创采用管式PECVD制备背面钝化膜,结合激光掺杂SE技术,实现PERC电池GW级量产,其单面PERC电池的平均转化效率达到22%;管式PERC双面电池通过优化电池背面结构,将全铝背场调整为局部铝栅线,从而实现电池的双面发电,其双面电池正面平均转化效率达到22%,背面平均转化效率达到15%。同时,该项目技术解决了管式PECVD绕镀、划伤所导致的EL检测不良等量产工艺关键技术难题;采用LED光源氢钝化技术取代常规的卤素光源氢钝化技术,使得LID(60kWh)衰减小于2%,同时氢钝化工序使电池转换效率提升0.05%。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组织的技术评审会议上,该项目技术被业内资深技术专家认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双真空三维成型用环保聚丙烯吸塑材料的压延生产技术研究


7_d1GLrLaUNqI6TbVjfJO4V2RZNjficA.png

8_uxz7UI2Mu8DgPtshM3jJJe4TFaZ26g.png

完成单位: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丰俊湘、吴启超、宋岱瀛、王东勇、周春发、陈慧雪、张华荣、徐芳、陈润娇、谭荣汉

项目简介:本项目是基于可吸塑的聚丙烯复合装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配方中添加PE和TPO,扩大了聚丙烯(PP)的分子量分布及分子链支化程度,提高了PP的熔体强度及扩宽了可加工温度范围,同时,配方中添加多官能团单体,强化了诱导辐射作用,使用低能电子束对聚丙烯装饰膜进行辐射交联后,既进一步提高聚丙烯的熔体强度又大大降低了聚丙烯膜因辐射降解引起的色差,保证产品美观的同时更利于真空吸塑成型。另一方面,辐射固化涂层配方中创新添加了热固化涂层主材料,改善了涂层的柔韧性,防止产品真空吸塑成型后,涂层开裂。
聚丙烯是可用于食品级的环保无毒材料,用于代替PVC装饰材料有利于社会绿色发展,同时本项目产品已经得到了下游家居行业的索菲亚、欧派、维意定制、尚品宅配、诗尼曼家居等龙头企业的认可和使用,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做中学,在做中乐,在做中熔炼团队,体验分享,相互感恩!


超高压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运行与维护关键技术

9_cHnjGfSHO4clvyrkh2om0Bc0zBxp3w.png

10_rXcmNqLo8nE2diaLjibNicrM4pRRMQ.png


完成单位:佛山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天然气高压管网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尹祥、郑权明、李彤、熊少强、章海生、傅书训、刘华、肖炜、张合平、林梓荣、窦忠亮、梅永春、王阳生、陈雷星、刘青国

项目简介:本项目负责运行维护2座8×150m3LNG气化储配站和150公里PN4.4MPa超高压管道。在管道完整性管理方面,创新制定企业标准,内容覆盖管道数据分线,风险评价,管道检测和保护技术,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LNG场站运行管理方面,创新开发“双通道”,“双气化”,“双增压”,“双气源”的工艺模式,积极运用LNG的特性提升运行效率,为LNG作为城镇燃气气源的探索提供了范本效应。在信息化平台管理方面,高度集成了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管网巡查管理系统(GPS),实现监控预警、应急抢险和巡检维护全面智慧化。至今,项目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和软件著作权7件。经过专家认证,该技术成果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面向制造业的多媒体检索和防伪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1_sxTGkickIiblUnXgJtUQ7uHL4eXG3g.png

12_zfZ4VaqO4x6Olu2UOZxiaSHUdAUjNA.png

13_rdJk9XNZ7iaJ8lOgl4H4wqvurdy04w.png


完成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周燕,曾凡智,郭华忠,周月霞,杨跃武,于昕梅,吴臣,李娅

项目简介:在大数据时代,有效地挖掘与产品设计有关的多媒体数据,进行合 理复用与共享,能够大幅度缩短新产品的设计周期并提升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水 平。为达到该目标,海量多媒体内容分析、快速检索与防伪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成果在国家、省、市基金项目的资助下,项目团队经过近 10 年的研究,采用 深度学习和压缩感知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产品多媒体的多类特征提取和融合模 型、解决多媒体检索等关键技术难题,提出了采用压缩感知测量过程提取内容特 征的新方法,解决了特征降维处理和特征融合的问题。设计新型深度学习网络提 取刚体/非刚体深度融合特征,实现了刚体和非刚体三维模型的检索与分类系统, 提升了产品多媒体资源的快速查询与重用水平。项目研发与推广期间,团队成员 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9 篇,其中 SCIEI 收录 篇;申请发明专利 22 件,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16 件;培养研究生17名。



智能数控陶瓷压砖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14_jou6iaGMCbt0Fgpy0kicPFbRRWt6AA.png

15_DHMPlFqqUQ8ahgvX41JiaOMTvmUlvQ.png

完成单位: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冯瑞阳、温怡彰、杨金辉、苏龙保、周性聪、霍志恒、周恩杰、曾允茹、黄国雄、温证钧、梁超寰、邓耀顺、黄蓉


项目简介:该项目自主研制了陶瓷压砖机新一代数控系统,开发了参数在线辨识并自动优化控制参数的动梁控制、基于模糊控制技术并自动优化控制参数的顶出控制算法、基于模型预测的主缸加压控制等先进算法,开发了图形化的人机交互界面。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使控制精度及控制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具有高稳定性,提高了陶瓷砖的品质及生产效率。

该项目通过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组织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认为其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取得登记证书。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外观专利1件,完成软件著作登记2件,发表论文3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项目技术成果已用于新控制系统的YP系列陶瓷砖压机,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炉内高分子脱硝技术探究与脱硝高分子药剂研发

16_h4TI1qrZXzL5ft2cbJFfFTicNFqvIg.png

17_7Sb9yxDd2n5k20Bia94sPia8kO5aYQ.png

18_zfZ4VaqO4x6Olu2UOZxiaSHUdAUjNA.png


完成单位:瀚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主要完成人员:原晓华、陈海军、宋建宾、涂艳伟、吴兆恺、王家成、彭佳、石君君、谢吴成

项目简介:“炉内高分子脱硝技术探究与脱硝高分子药剂研发”由瀚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同完成。该项目基于对现有PNCR工艺研究,以尿素为主要胺源,通过调控高分子化合物与其他活性组分(如催化剂等无机物)的比例,进行复配、粉碎定型制备新型脱硝剂,大幅度降低脱硝剂使用成本,并依此提出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分子脱硝工艺,通过对脱硝剂粉体储存、脱硝设备(输送设备及喷枪等)的研究,开发了整套炉内高分子脱硝处理工艺及设备,大幅提升了脱硝效率与稳定性。



大蜜丸内包装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国药集团冯了性(佛山)药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杨雄辉,罗吉,刘贵中,霍嘉茵,冯丽华,林淑明,区永标,杨剑湖
 
项目简介:丸剂是中药常见剂型之一,数百年来人们通常采用传统的手工蜡壳工艺进行包装。近年来,随着丸剂包装技术的发展,目前大蜜丸内包装技术上主要有纯蜡壳、塑壳、泡罩等包装工艺,然而这些工艺分别存在不耐高温、不抗摔、规模化生产能力弱、密封性差、可存放期短、生产过程容易产生污染等问题。大蜜丸内包装技术研究项目是通过对蜡壳配方、设备改造和药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旨在切实有效地解决上述行业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实现大蜜丸由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跨越式生产。



高效节能发泡陶瓷辊道窑

完成单位: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陈水福、潘建环、王子能、马超、杨家民、彭星星、钟永灿、龙威舜、赵猛、高玉林、梁宏春、邓刚、廖伟锋

 

项目简介: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高效节能发泡陶瓷辊道窑是一种发泡陶瓷材料专用的连续烧成设备,科达洁能有针对性地对窑炉各区带的划分、烧嘴的布置、风管路的设置及缩小断面温差等系统因素采取不同措施,确保窑炉烧成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稳定性。

根据发泡陶瓷烧成工艺特点,对辊道窑的各温度段进行研究,开发出独创的分段系统,使其烧成周期由原来的24h缩短至6~22h,大幅缩减产品生产周期;对专用窑具进行创新,设计了一套双层碳化硅梁+垫板的窑具结构,使得产品规格变大且运行平稳;开发出与发泡陶瓷工艺曲线相吻合的燃烧系统,使其产品上下温差小,在高温发泡前能充分的氧化分解均匀,烧成时产品合格率高;开发出一套热风循环冷却系统,能有效的防止产品因冷却不均而产生开裂,减短冷却时间;产品采用了智能化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具有调节烧成周期、智能化控制、配方管理、远程监控等功能。


基于云技术的流线包覆式节能辊道窑

完成单位: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万鹏、刘斌、谢伟、徐广华、杨胜传、宋旭、安爱平、袁茂圣、张锐、赖日东、陈建文


项目简介:本项目基于云技术的流线包覆式节能辊道窑属于建材机械行业领域,主要通过三个核心技术方向(节能减排、工业设计和互联网+)来提升烧成装备水平。获授权发明专利共计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项,授权软件版权3项和外观专利3项,并发表论文5篇。并获得德国红点机构主持的“中国好设计奖” ,被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认定项目整体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入选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9年本)。2017年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科技进步类)、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典型用户包括: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简一大理石陶瓷有限公司等。


具有防滑功能的环境友好型全玻化抛光砖--玻化原石

完成单位: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金国庭,钟保民,祁明,姜安宁,徐登翔,曾志刚,曾权,管霞菲,曾立华,谢穗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目前抛光砖存在易滑倒的问题,通过表面防滑处理技术、喷墨渗透技术、布料技术等核心技术攻关,开发出兼具防滑、防污及高光泽度的,更加环保的功能化全玻化抛光砖(玻化原石)产品。

项目创新了抛光陶瓷砖的微结构防滑机制,自主开发新型防滑液,在确保产品的光泽度及耐污性能的基础上,提升防滑性能高达30%。并结合防滑液的涂布工艺及其专用设备,有效降低了固废物的排放量。

项目技术和产品稳定成熟,易于在抛光砖行业推广应用,现已在市场上被广泛应用,获得用户好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获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创新奖,第八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奖,禅城区科学技术奖。


创新创业奖

陈向东 

28_fquaaJEaib6r18qbJonTArrK2QHKoA.png

所在单位: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简介:陈向东,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执业中药师,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监,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致力于中药配方颗粒的科研技术工作20年,为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化作出了贡献。累计参与和主持各级科研课题研究16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佛山市科学技术奖专利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1项、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申报专利137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29项;参与编写论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个人先后获得广东省医药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卓越工作者、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标兵、佛山市南海区首届大城工匠、南海区优秀科技工作者、南海区岗位技术能手标兵、南海区高层次人才、南海区“两新”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被聘为广东省药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光远

29_YIfK418S0KwfF7YdzeLNLsy9bfO0fg.png

 所在单位: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李光远同志,30多年来专注于海洋工程机械与船舶设计研发,作为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及项目技术总监,致力于将精铟海工建造成一个高技术高质量的高端海工装备研发制造的高新企业。从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核心装备技术到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李光远带领着团队完成了多项产品的自主技术攻关,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先后获得第十九届、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个人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2017年,李光远获授予首批“南海•大城工匠”荣誉称号,并获批成立“大匠工作室”,以“师带徒”的形式发掘培育更多海洋工程的人才。


骆名文

30_c6bIgkyQN7Esu1ukHXQDbXicrwxW4w.png

所在单位: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简介骆名文,暖通空调高级工程师,中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央电暖系统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创新战略联盟产品缺陷与安全分析专业委员会顾问。自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加入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一直从事空气源热泵、模块机、机房空调类产品的研发工作,其中,“宽环温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研制及应用”和“超低温气液混合喷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研制与应用”两项技术获两院院士专家团队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第2完成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3完成人)、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1完成人)、中国专利优秀奖一项、美的集团十大科技明显、美的集团十大发明人等多项奖励。

作为主要起草人员参与起草了GB/T 29031-2012《空气源空调(热泵)热水机组》、GB/T 25127.2《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JB/T 12840-2016《空气源热泵高温热风、高温热水机组》、JB/T 12841-2016《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等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截止到目前,骆名文同志累计申请专利80余项,其中海外专利申请7项。


李成应

31_JMePvjcOAosfVLR0d0YV7OicQf6EPQ.png

 所在单位: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
 

简介李成应博士,现任佛山市南海东方澳龙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整体事务,直接负责公司科技研发工作,入职以来,主持公司开展多项重大新兽药研发工作,公司研发技术取得快速进步。主导公司共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4项,并建立相应的国家质量标准4项;其中,二类新兽药1项,五类新兽药3项。主持公司建立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吴育林 

32_699H8oicFagTfJGiah2owsWiarS6KA.png

所在单位:广东凯西欧光健康有限公司
 
简介吴育林,高级工程师,广东凯西欧光健康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发明人,佛山市照明灯具协会创始名誉会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特聘导师。

吴育林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现已申请国内外专利600多项,专利产品荣获七中国专利奖、三次广东省专利优秀奖、一次广东省专利银奖。2009年首次提出以人为本的“情调照明”理论,出版情调照明系列丛书5本。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顾瑛院士的指导下,提出“太阳光是最健康的光”,并以太阳光光谱作为研究方向,出版中国第一本《光与健康》,建立了光健康理论体系及模型,为光健康产业的新兴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引领行业从照明向光健康行业发展,研发的自然光光谱弥补了国内健康光谱研究的空白。


姜晓平

33_JMGfdf01mT46ILuMFFHpW2DIY8qIxw.png

所在单位: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简介姜晓平,现任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全国食品包装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深耕食品饮料包装行业二十余年,作为公司总经理,先后主导多项行业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解决了行业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发表论文8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100余件,其中“一种设有瓶口槽的瓶胚模具结构”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后置式PET吹瓶模具的手柄安装孔的成型机构”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先后参与了8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并是其中三项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人,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创新奖,并于2013年被评为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获得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万鹏

34_VQKFHib1MIOVVqszCea81Pqn1wC5PA.png

 所在单位: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万鹏,学术型、专家型的行业带头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佛山大城工匠等荣誉,是业内知名的高级工程师,景德镇陶瓷大学客座教授、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

长期从事热工装备节能及智能化领域的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委项目等二十多项工业研究项目,主持研制与开发无泄漏余热干燥窑、RKCMS窑炉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十多个大型科研项目。参与编写《陶瓷工业窑炉施工及验收规程》、《辊道式烧成窑炉》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获得了专利70多项。他主导设计的“高铁时代窑炉”被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综合评定项目整体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陶瓷行业窑炉设备的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曾晖 

35_bBvM4wyiatINt9oia4ckZepYkMcSFQ.png

所在单位:广东优凯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曾晖,男,1976年,毕业学校:武汉大学,理学博士,中山大学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现任广东优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中山大学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发表论文24篇,申请发明专利43项,2014年入选惠州市政府人才双高计划“天鹅计划”第三类领军人才。2014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5年担任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高校科学院联盟专家顾问团委员;2017年担任广东工业新材料协会理事;2018年获佛山市南海区高端人才联谊会启沅创新奖。2016年起担任佛山南海区创业导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业导师。2019年入选佛山南海区四类人才。


金国庭 

36_bBrs8QkhYRKrdoZ2T9PgYmRY3SBZdg.png

所在单位: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
 

简介金国庭,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陶瓷企业工作累计28年,曾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科研项目的科技攻关、研究开发工作;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生产疑难技术问题解决工作。做为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33件,获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中国建筑陶瓷行业创新奖二等奖一项,广东省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广东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清远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佛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两项;禅城区科技奖一项,被评为“2016年度佛山陶瓷行业十大环保推行者”“十二五科技创新先进个人”“2015年度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推动佛山陶瓷行业进步科技优秀个人”。研发的诸如喷墨渗透抛光砖、晶刚釉、闪电米黄等产品都成为行业内遥遥领先的重大技术突破产品。并组建了陶瓷行业首条干法制粉生产线,替代传统高能耗的湿法制粉工艺。


陈润娇

37_DKicSibWZicx3TOq3jN8dA8JpGXZpA.png

 所在单位: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陈润娇,塑料制品工程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压延生产工艺开发和涂层改性技术开发。05年进入天安新材,先后参与了汽车用无卤化热塑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研究等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攻关,解决了“聚丙烯膜印刷”、“饰面材料的抗菌防污”等产品换代升级的关键技术,其中“基于电子束辐照复合薄膜的研究及应用”成果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创新她从供给侧完成技术突破,增加了饰面装饰材料的功能,引领行业创新趋势;在汽车内饰领域打破了外资企业对高端饰面材料市场的垄断,并取得20多项成果;专利申请14项,授权3项;获佛山市禅城区科技奖1项;其参与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4项,产品产业化创造的经济效益超12亿元。



技术发明奖

海洋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

主要完成人:吴平平


所在单位: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吴平平同志,在海洋工程、船舶工程技术领域拥有近40年的研发经验。作为主要发明人在相关技术领域拥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并带领团队成功开展了海洋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研发。该项目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结构开发,实现中央控制级、电机变频控制级和桩腿现场控制级的三级控制模式,并通过多油缸同步控制和载荷自动检测技术,解决了重载升降过程桩腿同步运动的重大问题;同时研制出陆基大型台架试验设备,解决了升降系统在风暴载荷下的承载安全试验国际性难题。项目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件,获得授权11件。项目技术打破了全产业链的国外技术垄断,取得系列重大突破,对我国海洋战略发展有重要示范和推进作用。